2014年銅陵市第三中學有6位教師退休,按時間順序是俞康勤、楊俊、周劍良、時永常、張瑞銘、丁長鋆。我是1980年到三中工作的,但不是6人當中在三中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,可見這次退休的教師絕大多數(shù)都是在三中長期工作的老同志。2015年1月9日上午三中召開期末工作結(jié)束會與退休教師歡送會,有幸領(lǐng)導讓我作為退休教師代表發(fā)言,我在三中工作那么多年,對三中充滿了感情,當然有很多話要說,因此我非常愿意扼要地說一說。
我是因為特殊的歷史機遇偶然而有幸成為一名歷史教師的,改革開放之初的年代,學校的環(huán)境比較差,教師的待遇比較低,計劃經(jīng)濟時代的國家對教育的投入是有限的,條件是艱苦的,但是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,我們年輕,我們有熱情,我們希望為教育事業(yè)作出我們的貢獻,因為社會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輕人。我在三中的工作是努力的,因為成為一名好的教師需要有環(huán)境的造就,三中領(lǐng)導和同事對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,領(lǐng)導有時通過口頭表揚或壓擔子來推動我的進步,也讓我感覺到在三中工作的重要,有的時候真把自己當回事。學生是通過追求知識的過程來鞭策我的進步的。當時的辦公條件很差但組里的老師經(jīng)常在一起切磋,當然當時受條件局限誘惑也是比較少的。因為在三中工作的努力,我的工作是得到大家認可的,我也為三中的進步作出了應有貢獻的,因此我無愧于三中,我為我曾經(jīng)是一名三中教師而驕傲。因為工作的需要我在三中創(chuàng)造了幾個“之最”,有的可能受條件的限制而以后的教師無法打破,但有的我還是希望有教師能夠打破,這意味著三中的進步。其一:我為85屆全體學生200多人上過大課,原因是85屆高中學生在84年的時候需要參加政治和歷史的會考,這是會考的第一次進行,政治課當時所有學生都在學習考試是沒有問題的,但是理科學生的歷史課是沒有開設(shè)的,7月下旬需要會考,因此學校要求我給學生講課,在時間短的情況下,我只有在學校原來的大禮堂手持話筒用了20個上午給學生快速地復習,7月份雖然揮汗如雨,但還是較好的完成了任務,雖然當時的高考因為名額問題考上大學的同學不多,但他們?nèi)匀皇倾~陵市比較好的學生,我因此也比較驕傲,因為所有85屆學生我都帶過他們的課。其二:我曾經(jīng)連續(xù)8年在學校帶了高三的歷史課,時間是89屆到96屆,可能是歷史在當時比較重要吧,期間的前半段時間,歷史在640分中占了100分,后半段更是750分中占了150分,學校可能也不太放心年輕的教師需要保險系數(shù),我認為是學校對我的信任,因此責無旁貸,當時的高考是在7月初,因此這幾年我?guī)缀跏菦]有寒暑假的,只能是馬不停蹄的一屆又一屆,期間也錯失了學校安排的幾次寶貴的旅游機會。其三:我曾經(jīng)當了110人的92屆補習班的班主任,也說明其他幾科教師也成了這個超級大班任課教師,這個班級當時是放在一個老教學樓的中間上課的,雖然學生中當年沒有考上本科的,但考上?坪椭袑5臑閿(shù)不少,學生是感謝我的,因為考上就意味著有正式的工作,特別對農(nóng)村的學生而言,也為學校創(chuàng)收了不少,雖然當時的收費標準并不太高,但當時社會也還是比較貧困的。其四:1998年的高考歷史的分數(shù)是150分,這一年的歷史高考試卷非常難,經(jīng)過我的努力和學生的勤奮,銅陵市歷史高考的前6名都出自我校我?guī)У膶W生,當時是有教育局招生辦和教研室統(tǒng)計證明的。
時間過的很快,三中已經(jīng)建校50年了,而我們已經(jīng)步入老年而因此退休了,三中是靠一代一代的三中人的努力而成就輝煌的,三中現(xiàn)在的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,相信在全體三中人努力下今后的三中會取得更大的成績,我為我是三中人自豪,今后仍然會為三中的發(fā)展作出應有的貢獻,相信,三中的明天會更美好。
周劍良
2015年1月9日上午